●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谌慧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记者专访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石河子大学林果提质增效服务团队(以下简称“石大林果服务团队”)负责人,石河子大学赴十四师红枣提质增效科技特派员服务项目负责人杨伟伟,聊聊关于服务种植户的事。
杨伟伟介绍,石大林果服务团队不管农忙农闲都提供服务。在红枣等林果管理的关键时期,石大林果服务团队赴十四师重点连队和和田地区结对村的驻点开展技术服务,为群众现场解答和实地示范。农闲时节,石大林果服务团队会多次开展科技讲座,提升职工群众的科技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
杨伟伟说,他希望通过科技服务的方式,提升广大种植户种植水平,破解当前生产中难题和技术瓶颈,为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职工增收提供技术支撑。2023年,石大林果服务团队在十四师二二四团、四十七团以及连队结对村总计服务139天,培训职工群众86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80余份,带动低收入农户10户。
去年,石河子大学与十四师科技局、和田地区科技局多次沟通和实地调研,并与团场相关部门、连村党支部和访惠聚工作队商榷,积极谋划,制定连村共建“科技兴村”共兴工程实施方案。在方案指导下,石大林果服务团队深入“科技兴村”共建连村,以实地指导、科技培训、会议交流、观摩示范的形式,将科技兴农的种子“播种”到职工群众心里,为兵地融合共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科技兴村”共兴工程开展以来,石大林果服务团队在十四师二二四团、四十七团以及连队结对村建立红枣提质增效示范园,并针对密植枣园普遍存在栽植密度过大、劳动投入成本高、化学肥料过施等因素造成红枣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目前已建立枣园改形(主干型)、定冠降密和简约化修剪3种提质增效示范枣园,通过科学管理、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实现红枣质量和产量的双提升。另外,在结对连村还帮扶建设花卉示范大棚、石榴和桃提质增效示范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职工收入来源。
今年,随着兵团连队与邻近村结对共建“科技兴村”共兴工程的实施,石河子大学选派12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45人,重点深入5个结对连村,辐射带动其他4个结对连村,积极开展“科技兴村”帮扶服务,针对红枣、核桃、桃、石榴及设施果蔬种植等开展实地培训、指导和帮扶。
杨伟伟表示,接下来,石大林果服务团队将进一步深入“科技兴村”共建连村,持续扩大服务面,为当地林果业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