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06 兵团日报社出版广告热线:(0991)5509396






2025年05月12日

作风建设当从净化“三圈”做起

●周倩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抓作风问题这根弦松不得,一松就可能出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翻新升级,作风顽疾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继续把发条拧紧。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是纠治“四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具体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日常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净化“三圈”,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净化“三圈”,要坚持正直淳朴的交往目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党员干部应当把充实提高自己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目的,经常与学有专长、思想敏锐、见识广博的朋友交流探讨,在巩固友谊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同时,党员干部要多与人民群众交朋友,主动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既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也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帮助我们甄别政策对路不对路、作风扎实不扎实,对工作查漏补缺,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净化“三圈”,要追求简单淡泊的交往方式。君子之交淡如水。淡不是冷淡、冷漠,而是不尚虚华,平淡如水,是一种层次、一种境界。有的干部在政商关系中做不到“亲”“清”二字,与商人过从甚密,吃了拿了却美其名曰“礼尚往来”,殊不知这往往是腐化堕落的开始。党员干部要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保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定力,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追求淡泊俭朴的交往境界,树立“阳光交往”意识,话在明处说,事在明处做,友在明处交,主动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净化“三圈”,要培育健康和谐的良好家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训家风,千百年来,《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为代表的家谱、家规、家训作为优良家风的载体代代流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培育优良家风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的重要基础。大量腐败案例表明,很多人什么关都能过,但亲情关过不去,最后栽在了这个问题上。家风正,则党风正、政风正。作为领导干部,应时刻注重培育优良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让家庭真正成为廉洁从政的后院、幸福人生的港湾。

净化“三圈”,要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陶冶身心、强健体魄、拓展人生,但是兴趣爱好也是双刃剑,律己不严、放松防线就可能被人利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腐蚀拉拢领导干部,专门从领导干部的爱好下手,“不怕领导不好交,就怕领导没爱好”。所谓的“雅好”,往往容易麻痹人的神经,让人丧失警惕,成为温水中的青蛙,浑然不觉中,由“好”而“贪”、由“雅”而“腐”。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带头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少一些觥筹交错、迎来送往。

净化“三圈”,要滤去动机不纯的交往对象。左宗棠曾经用12个字总结他为学、从政、做人的原则,即“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他把“慎交友”摆在了第一位。党员干部往往是不法商人拉拢、腐蚀、围猎的对象,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社会交往中要讲原则、守纪律,警惕那些主动靠近的、披着所谓“朋友”外衣的人,守住底线,不交不三不四的人,不吃不明不白的饭,时刻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作者单位:十二师党委党校)

--> 2025-05-12 1 1 兵团日报 c1094566.html 1 作风建设当从净化“三圈”做起 /enpproperty-->